如果你去問一個經驗豐富的一線臨床醫生,他最害怕碰到什么樣的病人,除了癌癥這個公認的“眾病之王”之外,你得到最可能的答案或許是——糖尿病患者。
你可能會覺得,糖尿病不是一種慢性病嗎? 慢性病不就是不著急的病嗎? 其實不然。 糖尿病的兇險程度,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它的并發癥不僅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眼睛、雙腳、腎臟、血管、心臟、大腦都有可能;而且非常痛苦難治,甚至連患者的壽命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而大部分人面對糖尿病卻存在很大的錯誤太多
一是滿不在乎。
醫生檢查出我血糖超標,讓我減肥、戒酒、戒煙、多運動,但我感覺自己啥事沒有。工作還得應酬,愛好也很難改,沒辦法不在乎。
二是充滿幻想。
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能控制,但是沒法根治啊。 我聽說有個偏方很管用,能不能去試試看?
三則是自暴自棄。
治也治不好,還花那么多錢受罪。人活著不就是為了痛快嗎?該吃吃該喝喝吧。
這三種心態都是非常錯誤的,但也是普遍真實的。 歸根結底是我們對這種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
在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過去三十年增長了一倍,全中國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了1億1000萬以上,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實際上整個世界多數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等也都有類似趨勢。
醫生們喜歡用“三多一少”來概括,也就是說 吃得多、喝水多、排尿多,同時體重下降。如果長期沒有好好治療和管理,慢慢還會出現全身性并發癥,比如視力模糊、皮膚瘙癢、腎病,以及所謂的“糖尿病足(主要癥狀是下肢疼痛及皮膚潰瘍)”。
糖尿病的預防治療和其他慢性病類似,第一層次都是改善更好的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注重飲食、增強運動、控制體重。 然而你必須同時面對人體對食物本能的欲望和商家故意誘導的美食宣傳。
第二層次是藥物治療二甲雙胍、糖尿樂片、活力源片等等。提醒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使用。 或者采用注射胰島素、改造胰島素泵等精準降血糖。
第四層次則是對待慢性病的態度要從敵我進攻狀態,轉變為共處模式,因為很多疾病都是和人類基因有關系的,基因在漫長的演化中,短期內無法適應現代生活方式,那就接受它的存在,同時用各種方法保證它不會侵犯你的生活。